思政教育
     
     
    光荣的自觉与自觉的光荣
    2016-05-16 00:20 朱福军 

    光荣的自觉与自觉的光荣

    ——写在教师节前夕

    (摘自网络,作者不详)

    做一名人民教师是光荣的,但是这光荣仅仅来自于自觉。

    但是这个功利社会的主流并不真的这样认为,虽然他们有时也这么说说。这是一个弱势群体很难有话语权的年代。就连教师们自己说起这个职业的神圣与光荣来,也不免自嘲的意味较多。然而,作为一名教师,你必须认为她是光荣的,自觉她是光荣的,这非常重要。

    教师是教育人的职业,这个工作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存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同样的错误在别的的行业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放在教师身上就变成不能容忍的了。其实我们自己知道有时候教师只是夹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家长之间的一个无奈而又无助的执行者,有很多东西本不应该由作为一个个体的教师来承受的。乱收费、减负、体罚、素质教育……社会将这些用放大镜无限放大之后,用来拷问教师的职业道德。可是穿着“教师”这件神圣的工作服的,依然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生活在政府腐败丛生、野蛮专横、效益低下,信誉消耗殆尽,社会拜金至上、道德沦丧,而同样要面对养老、医疗、住房、子女升学沉重负担的劳动者。凭什么必须固守?怎么样才能固守?

    当然,尽管我们知道很多问题都与我们的职业操守无关,却并不能因此而懈怠自己的工作。社会之所以如此苛刻的要求教师,是因为它是智慧的使者,是文明的桥梁,是心灵的矩火,是人格力量的重要来源,它常常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家庭新的希望。我们应该为这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感到光荣。

    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套考核标准能够准确量化教师的工作。这项工作的核心就应该是自觉。在中国现行的考核和评价制度下,教育的功用中有许多难以预测的悲哀。也许我们现在辛苦的让某一学生的成绩达到或接近现行的标准,谁能保证不是以牺牲他的某些聪明才智为代价呢?也许我们的教育在有的学生身上现在体现的并不明显,但更多的也许是能影响他的一生。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自觉,只有自觉才能感到光荣。

    我一直怀疑记得一名全国优秀班主任的那句口头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这种过于理想化的口号,违反了起码的辩证法,在逻辑上就是行不通的,实在让人不敢苟同。还是笔者的一位老同事说得实在:假如在10个学生中,原来只有5个喜欢这门学科,经过老师教学之后有7、8个喜欢它,学的好,就是教育的成功体现。一个成熟的教师,是在教育的内心自觉的基础上,通过彰显自我个性的教育艺术,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的主体。

    素质教育的功效是长久的,也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应试教育是短期内就能显现它的成果。在普遍的流行政绩观之下,焉有教育的完卵?最简单最快又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只能是应试。在固有的教育教学的考核标准考核方法没有较大改善的今天,教师,而且只有自觉光荣教师,才能在夹缝中,在各种各样的官样考核评比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之间艰难的舞蹈——“带着镣铐的舞蹈”。

    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我们期望许多中国特有的体制桎梏相对减弱。也许有一天,我们感到光荣的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脱意识形态的狭隘隔阂从事教育工作。在海峡两岸、东西方冲突而又相互补充交融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对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明的传承的教育探索……

    是内心的自觉促使教育进步和发展,是内心的自觉常常让我反思。也许最终的答案是否定的,希望那能引起更多的思考……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Baidu
sogou